摘要
社会组织是我国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建设性力量,在国家政策层面获得了高度承认,但学术界对此关注较少,尤其是有关社会组织参与留守型村庄乡村振兴的研究相对薄弱。因此,将"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何以可能和何以可为?"作为主要的问题意识来源,以一个西部留守型村庄为典型案例,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视角,运用案例分析和田野调查的方法,对农村社会组织的主要类型和服务领域、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留守型村庄乡村振兴的现实境遇、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典型经验和可行路径等内容展开系统研究。研究表明:第一,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具有高度的内在逻辑,能够有效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第二,大多数留守型村庄面临着一系列发展困境,比如,在产业兴旺方面面临产业结构单一、人才紧缺等问题,在生态宜居方面面临环保观念薄弱、主体相对弱化等问题,在乡风文明方面面临彩礼较重、家庭纠纷频发等问题,在治理有效方面面临治理难度较大、农民的社会知觉不足等问题,在生活富裕方面面临收入单一、"因病致贫"现象频发等问题,这既给乡村振兴造成了严重挑战,也为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提供了可能空间;第三,调研地的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具有四点典型经验:(1)积极培育村庄产业组织,大力发展农村"留守经济"和特色产业;(2)鼓励社会工作机构对接村庄治理,从而有效服务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3)充分发挥妇联的引领作用,重视留守妇女在乡村振兴中的正向价值;(4)注重发挥社会组织的优势,探索"一元多核"、"三治并进"的治理模式。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