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耐药性、危险因素及氟喹诺酮类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130例,根据是否经过抗结核治疗及感染结核菌对抗结核药的耐药性,分为初始性耐药组(60例)和获得性耐药组(70例),通过药物敏感试验分析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性,采用Logistic分析影响患者耐药性的危险因素。同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结核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病灶、空洞情况及综合疗效。结果:初始耐药组患者的单耐药率、耐多药率明显低于获得性耐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得性耐药组患者对链霉素、利福平的耐药率高于初始性耐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收入、治疗次数、吸烟史和联合用药是影响肺结核患者耐药性的危险因素。治疗12、18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痰菌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18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病灶吸收率、空洞缩小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对肺结核患者进行药物敏感试验,为患者制订合理化治疗方案,进行规律治疗,防止耐药菌的产生,同时联合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能够降低痰菌阳性率、减少空洞,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