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伏邪理论论治目痒

作者:孙宏睿; 叶姗姗; 樊华; 宋剑涛*
来源: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2, 32(11): 872-874.
DOI:10.13444/j.cnki.zgzyykzz.2022.11.008

摘要

目痒与西医学的过敏性结膜炎相对应,是眼科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因眼部奇痒,反复发作,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目前,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远期疗效有限。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独特的优势。伏邪理论是中医发病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多种眼科疾病诊疗的重要理论指导。本文概述了伏邪理论的起源和发展,从伏邪因虚而生、因虚而伏,内伏之邪(湿热、肝风),外加之因(风邪)3个方面探讨了伏邪理论和目痒的关系,认识到该病邪气伏藏的特点,重视脏腑气血盛衰变化,辨证施治,标本兼顾,提出了目痒在不同阶段的病机证治,在无明显症状时宜扶正治未病,在疾病反复发作时注意清透内伏之邪,着眼疾病远期及预后,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思路,解眼科顽疾。

  • 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