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洪湖碘泡虫(Myxobolus honghuensis)是引起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Bloch)"喉孢子病"的重要病原,每年导致养殖苗种和成鱼大量死亡。本研究通过隐性感染异育银鲫母本人工受精、实验室条件下受精卵孵化和幼鱼培育,采用单管半巢式PCR、荧光定量PCR和寡核苷酸荧光原位杂交等检测手段进行亲本、卵和幼鱼等环节的检测分析,探究异育银鲫寄生洪湖碘泡虫是否存在经卵传播途径。结果表明,所采用的34尾异育银鲫母本(A1~A22,B1~B12)的洪湖碘泡虫隐性感染率达50%~75%,其中,卵和伪鳃检出率高于卵巢组织样品;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荧光原位杂交在隐性感染母本的卵巢、伪鳃、肾、脾组织检测到洪湖碘泡虫前孢子生成阶段营养体;实验室条件下阳性母本所产的卵经孵化和培育出的幼鱼15dph和30dph样品可以检出阳性(A1、A18、B8和B9);荧光原位杂交显示15 dph幼鱼在伪鳃、鳃和肾脏组织检测出阳性信号。本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异育银鲫寄生洪湖碘泡虫存在经鱼卵传播途径;研究结果可为相关疾病制定防控措施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