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木材解剖学视角看公元6世纪中期晚古小冰期的开始时间(英文)

作者:Ulf Büntgen*; Alan Crivellaro; Dominique Arseneault; Mike Baillie; David Barclay; Mauro Bernabei; Jarno Bontadi; Gretel Boswijk; David Brown; Duncan A.Christie; Olga V.Churakova; Edward R.Cook; Rosanne D’Arrigo; Nicole Davi; Jan Esper; Patrick Fonti; Ciara Greaves; Rashit M.Hantemirov; Malcolm K.Hughes; Alexander V.Kirdyanov; Paul J.Krusic; Carlos Le Quesne; Fredrik C.Ljungqvist; Michael McCormick; Vladimir S.Myglan; Kurt Nicolussi; Clive Oppenheimer; Jonathan Palmer; 秦春
来源:Science Bulletin, 2022, 67(22): 2336-2344.

摘要

公元536~540年间的大规模火山喷发使得晚古小冰期成为过去两千年最为寒冷的时期.然而,受限于现有气候代用资料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覆盖度,晚古小冰期的开始时间和空间范围仍存有争议.本文分析了全球23个森林样点、20个树种的106个树轮样本资料,从细胞尺度揭示了公元530~550年间北半球发生的短暂夏季冷却现象.经过交叉定年和染色处理后,在北半球的树轮样品中共识别出89个蓝轮(缺失细胞壁木质化过程)、9个霜轮(细胞分裂受阻)和93个浅轮(细胞壁增厚减弱).研究结果表明,公元536年7月中旬至8月初期间整个北美和欧亚大陆均发生了最剧烈的温度下降,而更多的区域性“冷夏”出现于公元532年、540~543年和548年.然而,本研究在南半球的树轮资料中并未发现异常的解剖结构,其原因可能与南半球的海洋热惯性减缓了火山降温效应有关,也或与南半球其时正值非生长季有关.相较于传统的树轮年代学方法,本研究的木材解剖学的方法能为地球系统模式提供更为精细的参考标准,有望服务于气候与人类历史交叉学科研究,同时对“全球气候平均”概念的使用提出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