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

作者:袁祥; 林何益; 黄德华; 罗立; 黄振升
来源: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 28(15): 110-112.
DOI:10.16458/j.cnki.1007-0893.2018.15.051

摘要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阳江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3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hs–CRP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将其分为正常组(57例)与异常组(7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脑钠肽(BNP)、hs–CRP以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EF)。结果:(1)治疗后,正常组中显效21例、有效2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7.71%;异常组中显效17例、有效39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为70.89%;正常组明显高于异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正常组的BNP、EF水平均明显高于异常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hs–CRP及LVEED水平均明显低于异常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水平异常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与预后密切相关,其临床治疗效果与预后明显低于正常水平患者。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