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教育是为了“育人”而非“制器”。系统考量法治视角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的路径选择和制度设计,有助于明确制度体系建设的重点方向,进而通过社会实践学分化必修化、实践育人品牌化项目化、基地建设常态化规范化等举措,不断完善长效机制建设,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