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经络是中医理论的基石,而腧穴又是经络线路上的关键节点部位,为中医针灸的实施位点。但是关于腧穴的结构基础与形态组成众说纷纭,未能科学阐明。远细胞(telocytes,TC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间质细胞,最新研究表明其可能是潜在的经络实质细胞,但腧穴处TCs的特征及其分布需要进一步阐明。【目的】分析腧穴和非穴皮肤结构差异,探究腧穴TCs的形态特征,解析TCs与其周围成分的结构联系,为中医针灸治疗的细胞机制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选择5只成年健康湖羊为试验对象,采集百会(Du20)、曲池(LI11)、三阴交(Sp6)、膻中(Ren17)、承浆(Ren24)、耳尖(EP4)等腧穴以及背部和腹部非穴皮肤组织。使用蛋白标记物CD34和Vimentin标记TCs及其突起(telopodes,Tps)、TPS标记肥大细胞、PGP9.5标记神经、TSG101标记胞外囊泡。利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分析皮肤腧穴和非穴处的结构和微细成分组成,并使用ImageJ和Image-Pro Plu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形态定量分析,探讨TCs及其相关结构在腧穴和非穴的分布差异。在此基础上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免疫荧光双标技术观察TCs的形态特征和立体结构特点,进一步分析TCs与这些结构之间的形态联系,从而确定腧穴的超微形态和物质基础。【结果】腧穴与非穴的皮肤均具有毛囊、皮脂腺、汗腺、竖毛肌等皮肤衍生物以及神经、血管、肥大细胞、胶原纤维束等结构,但腧穴处神经、血管、肥大细胞的分布数量显著多于非穴(P<0.05)。更为重要的是,在腧穴皮肤中分布着具有细长管线状突起的TCs,并且显著多于非穴(P<0.05)。作为腧穴间质的整合者,TCs之间以及TCs与各形态之间具有广泛联系(包括缝隙连接以及胞外囊泡等),形成一个结构网络体系。超微水平上观察到TCs突起的典型串珠样外观,由膨大部(podom,Pd)和细长狭窄部(podomer,P)交替排列组成。膨大部胞质中分布着发达的线粒体,加上Tps之间的细胞连接,以及TCs表面及其周围的大量胞外囊泡(显著多于非穴(P<0.05)),保证了TCs在腧穴结构中的核心作用。同时TCs与皮肤衍生物之间的结构联系,也在细胞水平上验证了《黄帝内经》中腧穴与皮肤衍生物的关系。【结论】腧穴与非穴的结构组成基本相同,但腧穴TCs及其Tps、胞外囊泡、神经、血管、肥大细胞等的分布数量显著多于非穴;TCs及其Tps具备联络各系统成分的形态功能,是腧穴不同结构的介导者或整合者;TCs之间的细胞连接、发达的线粒体以及胞外囊泡等具有细胞通讯和能量产生的结构基础,与中医“气血”的形态物质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