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和纤溶状态的变化对炎症性肠病疾病活动性的影响

作者:沈骏; 周笑甜; 冉志华; 张尧; 殷洪敏; 蔡青; 黄美兰; 萧树东
来源: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08, (04): 305-308.
DOI:10.3969/j.issn.1006-5709.2008.04.015

摘要

目的评价炎症性肠病患者及正常对照者之间凝血和纤溶状态的差异及其和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队列研究271例炎症性肠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凝血和纤溶状态,性别分层分析凝血和纤溶状态的改变和炎症活动性的关系。结果炎症性肠病患者血小板、血小板分布宽度、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但平均血小板体积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纤维蛋白原是男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ESR(β=1.316,P=0.000)和CRP(β=1.233,P=0.015)的线性相关因子;血小板(β=0.436,P=0.037)和凝血酶原时间(β=0.810,P=0.000)是女性克罗恩病患者克罗恩病活动指数的线性相关因子。结论炎症性肠病患者凝血和纤溶状态异常和疾病活动性相关,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和凝血酶原时间是炎症活动性的预测因素。

  • 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消化疾病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