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Akita小鼠糖尿病模型及糖尿病人群血浆样本,探讨病原体相关性分子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选择6个月糖尿病病程的Akita小鼠(Ins2+/Akita)及其同年龄组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C57BL/6J)尾静脉内注射脂多糖(LPS)或生理盐水对照共7 d,从影像学、电生理及病理学水平评估糖尿病视网膜眼病进展。最后收集糖尿病视网膜眼病患者及对照人群血标本,通过ELISA测定血浆LPS表达水平。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分析,发现Akita小鼠的视网膜层间厚度较WT小鼠组相比明显变薄(p=0.000 2),LPS处理进一步加重糖尿病小鼠视网膜结构损害(p=0.000 7)。视网膜电图检测发现LPS处理Akita小鼠组的视网膜细胞幅值较生理盐水处理Akita小鼠显著减慢,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酶消化法分离及PAS染色小鼠眼球视网膜微血管网后,计数测得LPS处理显著增加了Akita小鼠视网膜中无细胞毛细血管数量(p=0.002 6),提示LPS在糖尿病微血管损伤中的重要作用。为保证该研究的临床转化性,我们进一步检测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n=19)、糖尿病患者(无微血管并发症)(n=23)及健康对照组(n=20)的血浆LPS水平,发现糖尿病患者血浆LPS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2 3),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LPS升高最为显著(p<0.000 1)。本研究表明,循环中细菌脂多糖增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