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给世界带来了很多的变化,其中最不容忽视的是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的结成。一方面,1950年代罗马俱乐部的"杞人忧天"在今天以摄氏度为单位而精确量度的气候变化中被部分地证实,而罪魁祸首正是与消费密切相关的碳排放。另一方面,基于互联网的普遍性社交网络的形成为上世纪法兰克福学派所倡导的平权运动提供了雨露滋润的土壤;贫富差距、机会不均、社会歧视等都从幕后走向前台,对它们的关注成为全球学界不可回避的义务。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建筑学已经不可能再以精英的知性游戏自居高坛,而是必须"纡尊降贵"地重新把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建筑美学的当代意义与自然永续和社会公平进行有效的衔接。向生态文明的转型以及公平意识的复萌,也定义了中国当代建筑的新角色—不再是服务于消费的美学,而是服务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