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InterTAN钉结合3D打印技术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40例确诊为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与B组,每组20例。A组采用InterTAN钉结合3D打印治疗,B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相关并发症及术后第3天Harris评分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平均术后下地时间为(14.12±3.43)d, B组为(21.42±2.8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0%,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A组患者Harris评分为(89.08±5.37)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第3天Harris评分的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terTAN钉结合3D打印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提供更好的稳定性,术后下地早、并发症少,可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其治疗效果优于PFNA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