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颅脑外伤(TBI)患者发生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其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10月丹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TBI患者245例,根据TBI后是否发生PADBS将其分成PADBS组(n=69)与无PADBS组(n=176)。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TBI患者发生PADBS的影响因素,并将危险因素引入R 3.6.3软件及rms程序包,以构建TBI患者发生PADBS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以评估该列线图预测模型对TBI患者发生PADBS的区分度;绘制校准曲线及进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以评估该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TBI患者发生PADBS的准确性。结果 PADBS组和无PADBS组患者年龄、TBI至治疗时间、误吸发生率、低血压发生率、颅内CT血肿厚度、脑疝发生率、多发伤发生率、原发性脑干损伤发生率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BI至治疗时间>3 h[OR=8.213,95%CI(3.615,18.659)]、误吸[OR=8.019,95%CI(2.818,22.818)]、原发性脑干损伤[OR=27.736,95%CI(7.571,101.616)]、GCS评分≤8分[OR=8.677,95%CI(3.544,21.242)]是TBI患者发生PADBS的危险因素(P<0.05)。以上述危险因素为指标构建TBI患者发生PADBS的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TBI患者发生PADBS的曲线下面积为0.831[95%CI(0.765,0.897)];该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TBI患者发生PADBS的校准曲线与实际曲线基本吻合;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该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拟合效果良好(χ2=6.272,P=0.180)。结论 TBI至治疗时间>3 h、误吸、原发性脑干损伤、GCS评分≤8分是TBI患者发生PADBS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TBI患者发生PADBS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及准确性。
-
单位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