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新诗发生期,《新潮》和《清华周刊》作为典型而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校园期刊,深度参与了新诗文体的建构。刊物的排版体式建构了新诗的视觉形态,反映了编辑、作者的诗体观念,尽管节行标识不统一,但以意群来分行分节是通例。对于诗行建设,《新潮》诗人群在理论上建树不多,诗行基本按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逐次排列,句意顺承而结构嵌套,在追求写实的同时显得叙议突出而抒情不足",行"的独立性和艺术性未得到足够重视,但康白情通过设置旋律句、对称等方式,对节行建设做了一些探索和创新;《清华周刊》诗人群有明确的节行建设理论,强调行的独立性和艺术性,注重行式组合的美学体验,梁实秋、闻一多、朱湘等诗人对于行的独立和匀配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在标点符号参与诗体建构问题上,《新潮》和《清华周刊》诗人群都有明确的理论倡导和丰富的创作实践,《新潮》上的诗歌借助标点拟音求似,引入对话体,体现了标点符号在写实达意方面的优势;《清华周刊》诗人群则警惕标点符号过度使用造成的节奏破碎,注意标点符号表意功能和语流停延功能的协调。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