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描述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不同时点创伤后成长及反刍性沉思的变化, 分析两者相关性, 为个性化干预提供凭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研究, 便利抽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首次行PCI术的234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及简体中文版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 于PCI术后出院前(T0)、术后满1个月(T1)、术后满3个月(T2)行问卷调查。结果 T0、T1和T2时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依次为(53.08 ± 13.47)、(54.77 ± 11.20)、(59.32 ± 7.95)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78.45, P<0.01);T0、T1和T2时患者侵入性沉思得分依次为(14.92 ± 6.07)、(15.78 ± 4.64)、(12.31 ± 3.38)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46.58, P<0.01), 目的性沉思得分依次为(14.63 ± 4.74)、(15.52 ± 3.93)、(17.86 ± 3.70)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 76.20, P<0.01)。T0、T1时点的侵入性沉思及各时点目的性沉思与创伤后成长总分呈正相关(r值为0.229~0.414, 均P<0.01), T2时点的侵入性沉思与创伤后成长总分呈负相关(r = - 0.351, P<0.01), T2时点的目的性沉思与创伤后成长总分呈正相关(r = 0.403, 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创伤后成长水平有待提高, 应尽早策划针对性干预, 转换患者由疾病所致的悲观认知, 促使其发展正性思维, 继而促使创伤后成长。

  • 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