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医药典籍中的方言是标准语言的变体,带有浓厚的区域文化特点,方言语义的地域局限性和复杂性给中医典籍译介和国际传播带来了挑战,成为制约中医药“走出去”的语言因素之一。这不仅要求译者对于中医典籍著者所属的地域方言有宏观整体的把握,更要求译者有扎实的中医学及中医训诂学知识储备。本文以中医经典《伤寒论》为例,探讨中医药典籍翻译实践中方言的释义路径,以此指导译者准确把握原文语义,进而使译文与原文在意义表现层面实现最大程度的等值转化,最终为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