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伏邪学说分"感而不发"和"伏而后发"两个阶段。临床发现部分抽动障碍患儿发病或复发与外感六淫邪气有较强的时间和病程相关性,与伏邪学说致病机制相似,故首次提出抽动障碍之"伏邪致动"理论。该理论认为外感邪气侵袭肌表,伏藏于半表半里而暂时不发怍,在外感邪气、情志变化等刺激下再次发病;病位在肺与肝,与风邪关系密切,系外风引动内风;治宜肝肺并调,一则宣肺肃降以疏散外风,二则疏肝通络以熄内风,表里同调,标本兼治。
-
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