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了解贵州某三甲医院2014~2021年5种重要临床菌株耐药性的变迁,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该院8年间常见的5种重要临床分离菌株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自动化仪器法及KB法按实验室常规标准操作规程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根据各年度CLSI判断标准,采用WHONET5.6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21年,该院每年的临床分离菌株数量为5 416~8 409株。大肠埃希氏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菌株比例为64.7%~68.9%,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从0.8%、0.7%、61.8%上升至1.2%、4.1%和69.1%;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在几乎所有抗菌药物都有增长,耐药率增幅较大的体现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从2.2%、1.8%上升至28.2%和41.8%;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在18%和14%左右浮动,其余抗菌药物保持下降趋势;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大多数高于50%,仅是对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从80%下降至63.5%;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相对平稳,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下降趋势,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结论 常见的5种重要临床菌株中,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形式严峻,特别是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持续增长,应加强肺炎克雷伯菌的监测和传染病控制措施,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
-
单位贵州大学; 贵州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