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肉色甘薯产量和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作者:赵大伟; 徐宁生*; 李国芳; 邓**; 孟凡来; 李明福*
来源:西南农业学报, 2018, 31(07): 1360-1365.
DOI:10.16213/j.cnki.scjas.2018.7.006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肉色甘薯产量和农艺性状的相关性。【方法】对白肉品种,紫肉品种和黄肉品种等43份材料的产量和农艺性状进行测定,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不同肉色甘薯产量差异显著,白肉甘薯鲜薯产量(34 439.88±1702.85)kg/hm2高于紫肉甘薯(28 123.69±1975.41)kg/hm2和黄肉甘薯(27 204.95±1382.16)kg/hm2,非云南品种鲜薯产量(32 064.77±2911.09)kg/hm2高于云南品种甘薯(24 576.61±1309.00)kg/hm2。不同类型甘薯农艺性状差异显著,白肉品种的基部分枝数、单株结薯数、鲜薯产量、薯干重量、干率、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等高于黄肉品种和紫肉品种,黄肉品种的蔓长和薯块熟食适口评分高于白肉品种和紫肉品种,云南品种的蔓长长于非云南品种,非云南品种地下部性状高于云南品种,云南品种甘薯薯块熟食适口评分高于非云南品种。相关性分析显示,紫肉品种的基部分枝数与茎粗呈极显著正相关(r=0.313);淀粉产量与干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0.485),与商品薯率呈显著正相关(r=0.017),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85)。黄肉品种的茎粗与基部分枝数呈极显著负相关(r=-0.620),与淀粉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442);薯块熟食适口评分与干率、淀粉含量、淀粉产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r=-0.790,-0.724,-0.497)。【结论】不同肉色的品种甘薯农艺性状差异巨大,亲缘关系相差较远,在育种过程中亲本选配时,可以考虑用不同肉色的品种进行杂交,有望从杂交后代中选育出好的品种。

  • 单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