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中药在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CGN)治疗中的组方规律和作用机制,为其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以在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Wanfang)、维普中文期刊(VIP)等数据库中检索到的、在1979年至2021年9月发表的中药复方治疗CGN的文献为数据来源,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其进行频次和关联规则分析,研究治疗CGN药物的组成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筛选核心靶点并通过KEGG通路和GO功能富集分析,研究高频药物与疾病的潜在作用靶点,阐明其作用机制。结果 共计732篇文献符合检索条件,包含296味中药,发现20味使用超过100次的高频药物,补虚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应用较多;药物性味以温、苦为主,归脾经、肝经、肾经较多;进一步关联分析得到高频药对(药组)12个;核心处方4个。应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对核心药组“黄芪、白术、茯苓、山药”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索,发现其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山萘酚、芒柄花黄素等主要作用于核因子-κB亚基RELA、蛋白激酶B、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Ⅱ、肿瘤抑制因子、雌激素受体1等核心靶点,通过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癌症、核因子-κB、缺氧诱导因子等信号通路,以及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凋亡的负向调控等生物过程发挥治疗作用。结论 中药治疗CGN常以益气、健脾、温肾治其本,利水渗湿、活血化瘀治其标。高频药物可能是通过调控炎症、氧化应激与凋亡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作用。

  • 单位
    河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