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根据2008—2015年上海崇明东滩大气成分观测站(以下简称东滩站)大气颗粒物(PM)观测数据,分析其浓度水平、变化趋势、影响气团和潜在源区。结果表明,2008—2015年东滩站PM质量浓度的长期变化趋势不显著,但细粒子(PM2.5)比例不断升高。PM2.5/PM10从0.84上升至0.92,表明二次气溶胶占比趋于增加。对8年大样本数据进行后向轨迹聚类,发现东滩站主要受大陆型、海洋型、大陆/海洋混合型气团影响,三者所占比率分别为32.0%、38.8%、29.3%。海洋型气团中PM2.5本底质量浓度为11~15μg·m-3,而大陆型气团中PM2.5本底质量浓度的季节差异显著,在29~56μg·m-3波动,对东滩站具有明显的输入效应。东滩站PM2.5的潜在源区随季节变化,秋季和冬季主要受华北、黄淮、苏皖影响,春季收缩至苏皖和浙江北部,夏季则转换至长三角南部的浙江及浙闵沿海。总体而言,上海及周边的苏锡常、杭嘉湖对东滩PM2.5浓度贡献最显著,来自渤海、黄海近海污染回流的贡献也不可忽视。

  • 单位
    上海市气候中心; 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