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BT)对肿块并钙化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的可行性。方法 分析100例肿块伴钙化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前后最长径线、钙化数目的变化,每次检查均行DBT及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检查(一次拍摄,同时获得两种图像)。以术后病理MP(Miller&Payen分级)分级为金标准,分析肿块最长径线与钙化数目变化对NAC疗效的影响价值及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 NAC后,FFDM评价完全缓解(CR) 40例、部分缓解(PR) 38例、疾病稳定(SD) 22例,DBT评价CR40例、PR38例、SD22例,钙化数目减少40例,不变54例,增加6例。MP分级1、2、3、4、5级:10、18、28、11、33例。NAC后RECIST分类、钙化数目变化与MP分级经卡方检验,P值均小于0.05。以MP分级为金标准,NAC后FFDM及DBT测量的最长径线变化率ROC曲线下面积比较,P <0.05;第二、六疗程前后DBT上肿块最长径线变化率ROC曲线下面积比较,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BT在评估新辅助化疗疗效方面较FFDM诊断效能更高且影像手段可早期预测新辅助化疗疗效,钙化数目减少者易获得肿瘤病理完全反应(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 CR)。
-
单位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