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时处理后的精液前向运动精子总数(PTMS)对妊娠率的影响,进一步评估对于精液质量差的患者能否继续行IUI治疗。方法收集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中心2015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不孕症夫妻行IUI治疗共1 554个治疗周期,根据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分成6组:A组PTMS<5×106,B组5×106≤PTMS<10×106,C组10×106≤PTMS<20×106,D组20×106≤PTMS<30×106,E组30×106≤PTMS<40×106,F组PTMS≥40×106,以分析PTMS对临床妊娠率的影响。结果总IUI周期临床妊娠率是14.93%; A组临床妊娠率为5.13%、B组临床妊娠率为14.08%、C组临床妊娠率为13.82%、D组临床妊娠率为15.18%、E组临床妊娠率为14.16%和F组临床妊娠率为20.60%,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女性年龄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液质量差的患者(即A+B组)行IUI治疗291个周期,其中共获得34例临床妊娠,周期妊娠率为11.68%。结论 PTMS是影响IUI妊娠率的主要因素;对于精液质量差的患者IUI处理后精子总数<5×106其妊娠率明显下降,而5×106≤PTMS<10×106与PTMS<30×106的妊娠率相差不大。当5×106≤PTMS<10×106时临床妊娠率随着PTMS的增多而提高,而当PTMS>10×106时临床妊娠率相差不大。精液质量差的患者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继续进行IUI治疗或许也能够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