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气室注射染毒对鸡胚肝脏发育的毒性效应

作者:石李梅; 陈飞龙; 张超; 赵恩慧; 马媛媛; 李道传; 姜启晓; 郑玉新; 崔莲花*
来源:环境与职业医学, 2020, 37(05): 440-446.
DOI:10.13213/j.cnki.jeom.2020.19738

摘要

[背景]大气细颗粒物(PM2.5)暴露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及其毒性效应备受关注,其对肝脏发育毒性的机制研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鸡胚暴露于不同剂量PM2.5对鸡胚肝脏发育的影响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受精鸡蛋按照质量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0 mg·kg-1 PM2.5)和0.2、0.5、2.0 mg·kg-1 PM2.5染毒组。通过气室注射染毒建立鸡胚染毒模型,随后放入孵化箱孵化21 d,幼鸡孵出后称重记录,计算肝指数。断头处死后采用HE染色法观察孵化幼鸡的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孵化幼鸡的血清肝功能进行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肝组织内核因子-κB(NF-κB)p65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0.5 mg·kg-1 PM2.5暴露后,孵化幼鸡的肝细胞排列紊乱,出现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和轻微脂肪样变;2.0 mg·kg-1 PM2.5暴露后,肝小叶结构破坏严重,出现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和肝细胞脂肪变性。肝功能血清学指标结果显示:0.5、2.0 mg·kg-1组谷丙转氨酶(ALT)活性,0.2、0.5、2.0 mg·kg-1组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均较对照组升高(均P <0.05)。随着PM2.5剂量的增加,ALT和AST活性相应升高(r=0.731、0.720,P <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0.5、2.0 mg·kg-1组中的NF-κB p65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和0.2 mg·kg-1组(P <0.05);2.0 mg·kg-1PM2.5组NF-κB p65蛋白表达量高于0.5 mg·kg-1组(P <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0.5、2.0 mg·kg-1组iNOS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升高(P <0.05)。[结论]PM2.5暴露可引起孵化幼鸡的肝脏脂肪样变和炎症损伤。随着PM2.5浓度的增加,NF-κB p65和iNOS的蛋白表达也相应增加,炎症反应可能为PM2.5暴露导致鸡胚肝脏发育毒性的机制之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