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增强延迟期DNA能谱CT成像定量分析在常见肝脏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50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其中肝癌12例,肝脓肿6例,肝囊肿13例,血管瘤19例。均采用西门子SOMOTOM Definition Edge CT常规模式扫描获得平扫、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图像,延迟期采用能谱CT扫描(DE Abdomen Liver VNC late),扫描数据上传至西门子syngo viewer工作站的Liver VNC后处理软件,获得单能量图像及碘图。测量不同肝脏局灶性病变的碘值、主动脉碘值,计算标准化碘值(病变碘值/主动脉碘值),计算能谱曲线斜率(能谱曲线斜率=(HU40keV-HU100Ke/60),观察不同肝脏局灶性病变间的碘值、标准化碘值、能谱曲线斜率差异,分别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肝脏囊肿能谱曲线斜率(0.27±0.24)因特殊的组织构成,表现出特征性能谱曲线。延迟期肝血管瘤强化部分碘值(80.22±8.92)、标准化碘值(1.16±0.24)、能谱曲线斜率(4.16±0.49)均大于肝癌强化部分碘值(32.12±6.01)、标准化碘值(0.52±0.16)、能谱曲线斜率(1.56±0.30)及肝脓肿碘值(26.70±0.42)、标准化碘值(0.55±0.01)、能谱曲线斜率(1.00±0.15),上述参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增强延迟期DNA能谱CT成像的病灶碘值、标准化碘值及能谱曲线斜率,可以定量分析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延迟期强化特点并反映特定的组织成分病变,在增强动脉期及静脉期的基础上,有助于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和多灶性病变的同源性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