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竹类植物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极高的美学价值,但目前竹类植物在雨水花园中的相关应用研究基本空白。采用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杭州市25个雨水花园的竹类植物资源进行分析,包括应用比例、种类组成、生长状况、应用区域和配置模式。结果表明,调研的25个雨水花园中只有5个种植竹类植物,占比为20%。竹类植物种类仅有3种,分别为小琴丝竹(Bambusa multiplex cv.Alphonso-Karri)、箬竹[Indosasa tessellatus(Munro) P. C. Keng]和刚竹(Phyllostachys sulphurea var.viridis R. A. Young),其中小琴丝竹应用最多。应用区域集中在边缘区和缓冲区,蓄水区中没有应用。配置模式主要为丛植和片植。针对杭州市雨水花园竹类植物资源存在应用比例偏低、种类单一、应用区域不够广泛,以及配置模式单调的问题,探讨了雨水花园竹类植物的多样性提升策略、生态适宜性策略,以及种植区域与配置模式拓展策略。研究结果可为雨水花园和海绵城市建设中的竹类植物资源应用拓展和景观多样性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