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 第一代苯二氮类药物地西泮作为静脉麻醉剂首次用于麻醉诱导[1]。1978年, Reves等[2]首次报道了咪达唑仑在麻醉诱导中的应用。与地西泮相比, 咪达唑仑水溶性更高, 无注射痛, 起效更快, 对呼吸和循环影响的副作用更小[2,3]。然而咪达唑仑镇静持续时间较长[4], 在采用氟马西尼拮抗以加快患者恢复后, 与丙泊酚麻醉相比仍不理想[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