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不同时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8年8月在本院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82例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按症状出现到接受手术治疗的时间长短,将其分成3组。急性期组(Ⅰ组):在2周内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30例。早期修复组(Ⅱ组):在2周~2个月内接受治疗的患者,34例。慢性期组(Ⅲ组):症状出现2个月后接受治疗者,18例。观察各组症状改善、骨折复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各组患者的疼痛症状都得到迅速而有效的缓解。3组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Ⅰ、Ⅱ组椎体平均高度及局部Cobb角均有显著恢复(P<0.05),而Ⅲ组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Ⅲ组的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和38.9%,Ⅱ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8%,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能有效缓解任何时期椎体压缩骨折所致的疼痛,尤其对处于早期修复期的骨折患者,可在最小的并发症风险下获得最佳的临床疗效。
-
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