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腱膜性上睑下垂患者术前术后眉眼部比例变化。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 广东省中医院眼科收治老年腱膜性上睑下垂患者54例(108眼)为观察组, 收集48例(96眼)年轻健康人资料为青年对照组, 收集50例(100眼)无上睑下垂老年健康人资料为老年对照组。对术前及术后6个月眉眼部数据进行测量, 评估术后眉眼部比例变化及比例关系。结果与术前比较, 观察组术后6个月上睑缘角膜映光距离(MRD1)、睑裂高度(HPF)增加, 各个位点的眉眼间距缩短(P<0.05)。术后6个月内侧眉眼间距(MBH)、中央眉眼间距(CBH)、外侧眉眼间距(LBH)较术前变化率分别为(88.29±11.69)%、(85.04±14.96)%、(93.61±13.56)%, 其中CBH缩短最大, 缩短距离(3.76±2.43)mm。观察组术后6个月MRD1、HPF增加, 显著大于老年对照组(P<0.05)。各个位点的眉眼间距均缩短, 但显著大于青年对照组(P<0.05);与老年对照组比较, MBH、CBH显著缩短(P<0.05);与术前相比较, 观察组术后6个月HPF/CBH、HPF/睑裂长度(LPF)比值增加, 外眦-眉尾连线(LLE)/LPF比值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HPF/CBH小于青年对照组, 大于老年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HPF/LPF显著大于老年对照组(P<0.05), 观察组术后6个月LLE/LPF显著大于青年对照组(P<0.05);术中提上睑肌缩短量(LMS)与术后MBH、CBH、LBH呈负相关(P<0.05), 其中LMS与CBH相关性最大(r=-0.587, P<0.05)。结论通过手术, 患者眉眼部比例优于同年龄段老年人, 术中LMS与眉眼间距有相关性, 可作为预测眉眼间距缩短距离的因素之一。
-
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东省中医院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