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推销员之死》是阿瑟·米勒的一部重要作品,演绎了一出关于个人理想破灭的社会悲剧。整个戏剧具有强烈的悲剧色彩,主人公威利·洛曼的人生经历犹如一面镜子,除了折射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社会的残酷现实,更反映了人物身上的身份认同危机,从而在现实与梦想的矛盾中产生并形成悲剧。试从拉康的“镜像”理论分析威利和比夫的精神世界,通过对比两人在自我认同方面的差异及其带来的命运差异,说明身份认同对个人自我构建与救赎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