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定义标准的慢性药物性肝损伤临床研究

作者:王丽苹; 何婷婷; 朱云; 王仲霞; 王立福; 孙永强; 景婧; 许文涛; 余思邈; 桑秀秀; 田淼; 任岳波; 崔延飞; 王睿林*
来源:肝脏, 2020, 25(06): 569-572.
DOI:10.14000/j.cnki.issn.1008-1704.2020.06.037

摘要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定义标准对慢性DILI的适用性,以及DILI发病后第2个月TBil和ALP对DILI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2015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DILI 73例,分别应用6个月和12个月两种诊断标准,比较两种标准的诊断结果是否存在差异,分析DILI发病后第2个月TBil和ALP仍持续升高对慢性DILI的预测情况。结果依据6个月诊断标准,有65例符合慢性DILI诊断,8例不符合慢性DILI的诊断,发病后第2个月TBil>33.65μmol/L对慢性DILI的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P<0.05),该界值处灵敏度88%,特异度61%;发病后第2个月ALP水平对慢性DILI的发生无预测价值。依据12个月诊断标准,有51例符合慢性DILI诊断,22例不符合慢性DILI的诊断,发病后第2个月ALP和TBil水平对慢性DILI的发生均无预测价值。两种不同标准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标准时慢性DILI检出率高于12个月标准,有43例患者可同时满足两种诊断标准。结论 DILI发病后第2个月TBil持续升高对我国慢性DILI的预测价值优于ALP,建议治疗时主要参考6个月定义标准,诊断时可参考12个月定义标准。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