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孕三烯酮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对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西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50例,依据用药方法分为联合用药组(孕三烯酮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单独用药组(孕三烯酮治疗)两组,各75例。统计分析两组性激素、肿瘤标志物、子宫内膜厚度、疼痛程度评分、盆腔症状评分、总体征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用药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血清黄体生成素(LH)水平分别为(7.62±1.35)U/L、(12.25±2.36)U/L,单独用药组患者用药前后的血清LH水平分别为(7.58±1.32)U/L、(10.85±1.75)U/L。联合用药组患者的血清LH水平高于单独用药组(t=4.127,P<0.05),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均低于单独用药组[(7.02±1.23)pg/L vs.(8.12±1.30)pg/L、(135.85±21.63)pmol/L vs.(188.12±38.36)pmol/L、(107.42±18.63)nmol/L vs.(186.32±36.45)nmol/L](t=5.323、10.279和16.692,均P<0.05),但两组患者的血清催乳素(PRL)、癌胚抗原125(CA125)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82和0.535,均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痛经疼痛评分、盆腔疼痛评分、性交疼痛评分、盆腔症状评分及总体征评分均低于单独用药组(t=3.259、27.111、14.852、16.814、36.494、38.720,均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00%高于单独用药组70.67%(χ2=17.328,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5,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孕三烯酮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较孕三烯酮单独治疗更能对患者性激素进行调节。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