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份下陆地棉杂交F1产量、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及稳定性分析

作者:郭金成; 曹新川; 宋佳; 赵玉玲; 邵永杰; 何良荣*
来源:山东农业科学, 2023, 55(02): 36-43.
DOI:10.14083/j.issn.1001-4942.2023.02.005

摘要

配合力分析是指导陆地棉品种选育的重要依据。为探索陆地棉产量、品质性状的配合力与年份互作效应及配合力在不同年份间的稳定性,本研究采用NCⅡ遗传设计,以3个早熟品种为母本、6个高产优质品种为父本,于2018年组配18个杂交组合,2019、2020年均同时种植亲本和杂交组合F1,调查统计产量、品质性状数据,继而采用PROC GLM进行联合方差分析,用相关系数法及平方和可加性原理分析配合力的相对稳定性,采用AMMI模型与GGE双标图对杂交组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陆地棉产量、品质性状普遍存在基因型与年份互作效应,年份对性状的影响最大。加性效应对单株铃数、衣分、上半部平均长度与比强度起主导作用,这些性状遗传力高,育种时可在早代选择;皮棉产量、马克隆值、整齐度与伸长率受加性效应与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单铃重主要受非加性效应影响,这些性状遗传力低,宜在高世代选择。不同年份下,大部分性状一般配合力(GCA)呈极显著相关且稳定性高,一年试验所得结果较为可靠;特殊配合力(SCA)均无显著相关性且稳定性低,宜进行多年联合鉴定;配合力稳定性主要受基因加性效应、非加性效应与环境互作及遗传力高低的共同影响。亲本J206-5(B1)、创棉518(B2)与耕野王(A1)配合力高且较为稳定,可作为选育优质陆地棉的优良亲本;组合2(A1×B2)、6(A1×B6)、9(A2×B3)、13(A3×B1)、16(A3×B4)综合表现较好,具有较大的育成品种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