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尿液菌群特征及其与心理状态的相关性

作者:陈杨; 张桂豪; 陈嘉炜; 王俊鹏; 赵洁; 吴芃
来源: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7, 38(11): 801-805.
DOI:10.3760/cma.j.issn.1000-6702.2017.11.001

摘要

目的探讨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患者与健康人群的尿液菌群差异,以及OAB患者尿液菌群特征与心理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2016年11月至2017年6月我院确诊为OAB的女性患者(OAB组)和同期健康女性志愿者(对照组)纳入研究。两组均完成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表(OABS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通过清洁导尿收集尿液,并进行DNA提取、16S rRNA基因扩增和高通量测序。测序得到的原始数据导入QIIME软件,基于操作分类单位的分析注释结果进行样品微生物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分析。采用LEfSe在线工具分析两组间属水平上具有显著差异的细菌,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心理因素评分与尿液菌群特征的关系。结果本研究OAB组和对照组分别纳入30例和25例,两组的人口学特征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OAB组OABSS、SAS、SDS和QOL 4个量表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在尿液菌群的丰富度(Chaol指数:1 854.09±1 239.34)和多样性(辛普森指数:0.75±0.23)上均显著高于OAB组(Chaol指数:2 866.27±1 795.22;辛普森指数:0.86±0.12;P=0.02)。门水平上,对照组拟杆菌门的相对比例(15.7%)高于OAB组(8.1%)(P=0.04);科水平上,OAB组与对照组的肠杆菌科(17.6%与8.1%P=0.03)和双歧杆菌科(14.8%与3.6%;P=0.01)相对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EfSe分析结果显示在属水平上,OAB组和对照组尿液中分别有7个和13个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SDS评分与香农指数(r=-0.516,P=0.003)和Chaol指数(r=-0.458,P=0.011)均呈负相关,提示OAB患者抑郁程度越重,尿液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富度越低。结论女性OAB患者与健康女性的尿液菌群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部分菌属可能是OAB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SDS评分与OAB患者尿液菌群特征的相关性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可能与尿液菌群有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