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科病房院内感染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彭丽慈; 杜新*
来源: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 31(11): 10-13.
DOI:10.16458/j.cnki.1007-0893.2021.11.004

摘要

目的:探讨血液科病房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患者2658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期接受治疗但未发生院内感染的血液科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患者院内感染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院内感染患者中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最多,占35.64 %;患者分离出的病原菌中最多的是大肠埃希菌,占29.63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院内感染患者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化疗药物的种类、淋巴细胞计数(L)、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结果明显更高,白细胞计数(WBC)、血清白蛋白(ALB)及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明显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15 d,侵入性操作≥3次,化疗药物的种类≥3种,ALB≤30 g·L-1是血液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呼吸道感染和血液系统感染是院内感染患者中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与患者免疫能力和呼吸道的结构相关。血液科院内感染患者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是主要的致病菌。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化疗药物的种类、血清ALB含量等为血液科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