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1082例筛查报告及诊治分析

作者:连朝辉; 张国明; 赵捷; 石玉萍; 唐松; 杨传忠
来源: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10, 17(5): 430-433.
DOI:10.3760/cma.j.issn.1673-4912.2010.05.019

摘要

目的 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的早期诊治方法,分析其筛查结果.方法 由眼底病专科医生应用双目间接眼底镜对本院新生儿科2004年7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胎龄<34周或出生体质量<2000 g的住院早产儿进行ROP筛查.首次筛查时间为纠正胎龄32~34周或生后4~6周,对检出的阈值期或阈值前期1型ROP(重症)患儿全部给予眼底激光光凝术,对视网膜血管未发育成熟、1~2期或阈值前期2型(轻度)ROP患儿进行密切随访,直至视网膜血管发育至锯齿缘或发展成为重症.对所有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年共收治早产儿2 295例,符合筛查标准的早产儿1 082例,占47.14%;检出ROP总阳性病例154例,占筛查对象的14.23%(154/1082);其轻度ROP86例,占7.94%(86/1 082);重症ROP 68例,占6.28%(68/1 082).68例重症ROP患儿中,有6例出院后随访期间发现进展为重症ROP而再入院,有2例放弃治疗1年后证实全部失明.66例(132只眼)接受各种治疗,其中63例单用光凝术治疗;3例急进性后极ROP中2例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拮抗剂(Avastin)联合光凝术治疗,1例单用光凝术治疗者治疗后仍出现部分视网膜脱离,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仍失明;随访结果65例成功的保存了视力,成功率98.48%(65/66).在观察期间未达到光凝治疗条件,因原发病恶化死亡10例,经光凝治疗后的患儿未出现死亡.结论 ROP筛查是防止ROP病情发展的有效措施,对重症ROP及时给予光凝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对急进性后极ROP可用玻璃体腔内注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拮抗剂联合光凝术治疗抢救视力.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