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巴曲酶注射液联合纤溶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纤溶酶的用药情况,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巴曲酶注射液10 BU,隔天1次,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纤溶酶注射液100 U,隔天1次,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纯音听阈、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指标,并统计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本试验最终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纳入52例。本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纳入52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治疗后,对照组和试验组纯音听阈分别为(49.91±4.95)和(37.78±5.47)dB;对照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分别为(4.98±0.72)、(10.27±1.11)、(1.67±0.30) mPa·s;试验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分别为(4.03±0.69)、(9.04±1.03)、(1.36±0.28) mPa·s;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FIB)分别为(30.09±4.03)s、(13.87±2.20)s、(2.55±0.79)g·L-1;试验组APTT、PT及FIB分别为(35.55±3.85)s、(15.93±2.35)s、(2.01±0.56)g·L-1;上述指标,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巴曲酶与纤溶酶联合可更有效地改善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液流变学和机体凝血功能,明显降低患耳纯音听阈,安全有效。

  • 单位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 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