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由东城而入,街路之上往来行人及商胡之驱车乘马者,填街溢巷,肩摩毂击。市肆丰侈,杂货云委。处处棋牌,左右罗列……至如壕堑之深广,城壁之坚致,楼榭台观之壮丽,署宇仓厂之宏大,非如沈阳之比,真畿辅之襟喉,水陆之要会也。"(李宜显《庚子燕行杂识》一四)这是清康熙年间,朝鲜使臣李宜显进入通州城时看到的景象。元明以后,依靠丰富的水运资源和繁荣的漕运,通州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民俗形态也呈现出新的特色。大大小小新的庙宇构成地方社会多元共生的信仰图景,体现出运河对这一地区的文化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