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于2020年4月对漓江流域主要干/支流进行采样及监测,结合Gibbs图、离子比值、Galy模型和同位素特征值方法,分析流域内水化学特征及外源酸对流域岩溶碳汇的影响。结果显示:(1)受碳酸盐岩风化影响所控制,漓江水体主要水化学类型为HCO3-Ca;[Ca2++Mg2+]/[HCO3–]的当量比均值为0.87,[Ca2++Mg2+]/[HCO3–+SO42–+NO3–]的当量比均值为1.07,指示碳酸盐岩风化过程受到外源输入的硫酸和硝酸影响;(2)漓江流域最终出口(阳朔断面)的碳汇通量为974.86×103mol·(km2·a)–1。各支流碳汇量占总出口比例的波动较大,比例最小为小溶江,只占总通量1.44%,而贡献比例最大则为良丰河35.74%,甘棠江和良丰河贡献比例合计达57.04%。(3)流域内各支流CO2消耗量的占比均值为10.02%,存在显著的空间变化,受不同流域的地质分布和流量的影响明显。(4)外源酸风化碳酸盐岩的DIC贡献率介于13%~55%之间,空间变化上,大榕江和桃花江的贡献比例较大,均高于50%,而外源酸对阳朔断面DIC贡献率低至13%。
-
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