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靶向代谢组学分析青少年和成人特应性皮炎(AD)患者血浆氨基酸代谢变化, 并进一步分析总IgE升高与正常的AD患者间以及伴与不伴过敏性鼻炎的AD患者间血浆氨基酸代谢的差异, 从代谢途径探讨AD的发病机制。方法 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在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确诊的> 12岁AD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 同时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质谱技术检测血浆样本中的代谢物质,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分析数据, 选取OPLS-DA模型中第一主成分的变量权重值(VIP)> 1及t检验中P < 0.05作为差异代谢物, 通过MetaboAnalyst 5.0软件分析可能存在的异常代谢通路, 影响值(impact)>0.1及P<0.05时认为是差异代谢通路。结果 PCA得分图和OPLS-DA模型分析显示, 各组间代谢物区分良好, 筛选出差异代谢物及代谢通路:比较AD组与对照组, 发现12个差异代谢物及8条差异代谢通路, 其中差异代谢物如精氨酸[代谢水平:(28.257 ± 11.517)μmol/L比(21.038 ± 8.500)μmol/L, VIP = 1.32, P = 0.001]、鸟氨酸[(47.597 ± 18.158)μmol/L比(36.937 ± 5.813)μmol/L, VIP = 1.26, P < 0.001]和组氨酸[(78.322 ± 14.971)μmol/L比(100.694 ± 32.419)μmol/L, VIP = 1.33, P < 0.001], 差异代谢通路如精氨酸生物合成(impact = 0.482, P < 0.001)及组氨酸代谢(impact = 0.221, P < 0.001);比较IgE升高的AD组与IgE正常的AD组, 发现5个差异代谢物和3条差异代谢通路, 其中差异代谢物如赖氨酸[(313.998 ± 61.252)μmol/L比(285.330 ± 58.388)μmol/L, VIP = 2.25, P < 0.001]和甘氨酸[(200.807 ± 53.320)μmol/L比(187.056 ± 50.941)μmol/L, VIP = 1.40, P = 0.014], 差异代谢通路如乙醛酸盐和二羧酸盐代谢通路(impact = 0.105, P = 0.001);比较伴与不伴过敏性鼻炎AD组, 发现6个差异代谢物和3条差异代谢通路, 其中差异代谢通路有精氨酸生物合成(impact = 0.116, P < 0.001)。结论青少年及成人AD患者血浆氨基酸代谢水平与健康对照有差异, 精氨酸、鸟氨酸代谢水平升高及组氨酸代谢水平降低可能与AD发病相关;赖氨酸、甘氨酸代谢水平升高与伴IgE升高的AD相关;精氨酸生物合成代谢通路与伴过敏性鼻炎的AD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