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非钙化性冈上肌肌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我科收治的非钙化性冈上肌肌腱炎患者53例,平均年龄(40.42±1.33)岁,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均采用红外线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进行小剂量体外冲击波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冲击波安慰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两组均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定法(constant-murley score,CMS)进行功能评定。结果两组均进行了至少3个月的随访,无1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副作用。治疗组各指标由治疗前的疼痛(2.08±0.80)分、日常生活能力(8.65±1.65)分、关节活动度(12.77±3.10)分、肌力(10.38±1.13)分和CMS(33.88±4.08)分分别增加到治疗后1个月的(8.00±0.89)分、(12.96±1.40)分、(20.58±5.68)分、(13.50±1.24)分、(54.04±5.17)分,治疗后3个月增加更显著,分别为(11.08±1.47)分、(17.96±1.11)分、(30.46±4.43)分、(15.92±2.47)分、(75.42±6.35)分,各指标及CMS总分治疗后1个月、3个月分别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各指标及CMS总分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均较治疗前变化不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组间比较,除肌力外,其它各指标和CMS总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组间比较,各指标及CMS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体外冲击波治疗非钙化性冈上肌肌腱炎效果确切,能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增加患者关节活动度及肌力,对改善肩关节整体功能具有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单位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