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城镇化是土地产权和个体身份重新配置的结果。本文提出"产权体制"概念,以指在产权交易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非正式合作关系。城镇化过程中的产权体制包括两个重要的范畴——土地产权和身份产权,二者处于动态的配置和互动状态之中,城镇化通过产权的交易和配置逐步推进。基于Z省S市国有农场G的案例,本文提出了以产权体制解释城镇化过程的路径。国家通过产权配置推动城市化和经济发展,而农场职工、村民等不同主体则希望通过资源交换和权益让渡等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城镇化是对原有基于土地和身份产权、社会组织方式所建立的产权体制的解构和重构。国有农场变迁的不同阶段反映了土地产权权属及身份权利分配的博弈过程,也折射出"单位制"组织的改革发展历程。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