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情”是儒家思想中极为重要的概念。在《性自命出》中,“情”有两层含义:一是情感、真情,兼具内在性和真实性的特点;二是真实、真诚,与“伪”相对。在《孟子》中,“情”一方面接续了楚简中的用法和意义,理解为情实、实质之义;另一方面与“性”通用,受重视的程度则大大降低。将两种文本进行对照考察,可以发现《性自命出》篇的“情”主要从自然属性讲,侧重于人心内在真性情的流露。《孟子》之“情”主要从道德层面讲,指向人所具有的道德情感。“情”这一内涵的转变既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又显示了人之思维由自然感性向现实理性不断前进发展的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