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基于列线图建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重度吞咽障碍预测模型, 并评价其效能。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绵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根据入院72 h内是否发生重度吞咽障碍分为重度吞咽障碍组和非重度吞咽障碍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个人史、既往史、临床特征等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发生重度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 并建立列线图模型。对模型进行自抽样内部验证后, 采用一致性指数、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共纳入26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入院72 h内发生重度吞咽障碍51例, 发生率为19.3%。与非重度吞咽障碍组比较, 重度吞咽障碍组年龄≥60岁、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7分〕、重度功能障碍〔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状态评估指标Barthel指数<40分〕、发生脑干梗死及病灶≥40 mm的患者比例更高(78.43%比56.81%, 52.94%比28.64%, 39.22%比12.21%, 31.37%比13.62%, 54.90%比24.41%),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年龄≥60岁〔优势比(OR)=3.542, 95%可信区间(95%CI)为1.527~8.215〕、NIHSS评分≥7分(OR=2.741, 95%CI为1.337~5.619)、Barthel指数<40分(OR=4.517, 95%CI为2.013~10.136)、脑干梗死(OR=2.498, 95%CI为1.078~5.790)和病灶≥40 mm(OR=2.283, 95%CI为1.485~3.508)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重度吞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模型验证结果显示, 一致性指数为0.805, 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走势基本一致, 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ROC曲线分析显示, 列线图模型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重度吞咽障碍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7(95%CI为0.788~0.852), 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决策曲线显示, 在5%~90%范围内, 列线图模型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重度吞咽障碍的发生风险净获益值较高, 表明该模型的临床预测效能良好。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重度吞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NIHSS评分≥7分、Barthel指数<40分、脑干梗死和病灶≥40 mm, 据此建立的列线图模型能够有效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重度吞咽障碍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