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外来植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中国滨海湿地,威胁着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监测互花米草的时空分布对滨海湿地保护修复与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数据集由无人机正射影像和互花米草空间分布数据组成。采用无人机搭载可见光相机,选择白天低潮时段,获取福建漳江口湿地2013–2022年期间的航拍影像,然后利用动态结构摄影三维重构技术将采集的航拍影像拼接成覆盖研究区的数字正射影像,每年一景,共十景,并基于正射影像的分类数据提取出连续十年的互花米草空间分布数据。本数据集的无人机影像质量满足要求,不存在漏拍情况,影像色彩均衡。研究区位于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着乡土红树植物、互花米草等滨海湿地植被,是我国典型的红树林-盐沼交错区。作为红树林-盐沼交错区的长时序(连续十年)高分辨率(20 cm)无人机遥感数据集,本数据集在滨海湿地植被演替、红树林保护修复、互花米草入侵等研究领域具有应用价值。
-
单位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厦门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