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苷元对血小板体外聚集作用的影响及机制

作者:潘彩燕; 张蓉; 林晓坚; 袁兆伟; **; 谢娟*
来源: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1, 46(04): 436-439.
DOI:10.19367/j.cnki.2096-8388.2021.04.011

摘要

目的观察牛蒡苷元(Arc-G)对血小板体外聚集作用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小鼠洗涤血小板,分为模型组、替罗非班组(0.5 g/L)、Arc-G低剂量组(3.125μmol/L)及Arc-G高剂量组(12.5μmol/L),采用比浊法测定凝血酶(250 U/L)、胶原(0.5 mg/L)及二磷酸腺苷(ADP,0.25μmol/L)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将洗涤血小板分为模型组、PGE1组(前列腺素E1,1μmol/L)或替罗非班组(0.5 g/L)、Arc-G低剂量组、Arc-G高剂量组,采用ELISA实验方法测定凝血酶诱导聚集下血小板内环磷酸腺苷(cAMP)、血栓素B2(TXB2)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Arc-G高剂量能明显抑制凝血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不能抑制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与模型组比较,Arc-G低剂量、Arc-G高剂量可明显升高血小板内cAMP的水平、降低TXB2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rc-G可明显抑制凝血酶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其作用可能与升高血小板内cAMP的水平、降低血小板TXB2的水平有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