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理论,认为失眠是睡眠的质和(或)量使人不满意并维持较长时间,见于睡眠维持障碍、入睡困难、过早醒来、日间功能受影响等症状[1-2]。在病因病机方面,中医认为失眠病因主要有:情志不舒、饮食不节、年迈病后、禀赋不足等,影响心神而失眠。病机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3]。壮医学认为失眠为"年闹诺",属壮医龙路病范畴,指龙路功能失调导致睡眠时间过少、睡眠质量不佳的一种病症,其病因多样,凡三道功能失调,两道功能失职,使气血化生不足,"咪心头"(心)和"巧坞"(脑)失养,血虚则生气不足,气不足则影响运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