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维生素K1在预防PT时间延长的肝病患者出血中的作用和其利弊。方法通过医院电子系统,回顾性随机抽取2015年6月到7月使用维生素K1治疗的住院肝脏疾病患者,收集维生素K1使用前和使用5天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药物剂量、给药频次、溶媒、疗程、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Child-Turcotte-Pugh(CTP)积分法评估患者肝功能的受损程度。结果维生素K1主要用于CTP C和B级患者;76例患者维生素K1使用前和使用5天后的PT、IN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92例患者中大部分的用药疗程大于5天,其中用药疗程最长为65天,最短为1天,平均用药15天;92例患者均采用静脉滴注给药,溶媒量为50m L占26.1%。结论虽然目前仍缺乏足够的临床试验数据来证明给予维生素K1能有效纠正肝脏疾病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但是维生素K1仍是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的肝硬化和终末期肝病患者的重要治疗药物。因此,建议临床对PT时间延长的肝病患者检测其血清维生素K1含量,如果无法获得维生素K1血药浓度的病人给予维生素K110mg·d-1治疗5天后,凝血指标PT、INR未见改善时,可停止使用维生素K1。为了避免维生素K1在输注过程中由于常温自然光的曝露导致含量降解,影响药物疗效,推荐用50m L溶媒配制维生素K1,以60滴/分速度给药。
-
单位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 福州市传染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