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先证者Ⅱ-14, 男, 53岁, 2017年8月1日因双眼夜盲于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就诊。患儿3岁时发现双眼夜盲, 有类似家族病史。眼科检查:右眼裸眼视力0.08, 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14.00 DS/-2.50 DC×90=0.1;左眼裸眼视力0.15, BCVA-15.00 DS/-1.50 DC×75=0.2。双眼眼球轻微震颤, 结膜无充血, 角膜透明, 中央及周边前房深, KP(-), 房水闪辉(-), 双眼瞳孔等大、等圆, 直径3 mm, 对光反射灵敏, 晶状体轻度混浊, 玻璃体未见混浊;扩瞳眼底检查可见双眼视盘边界清, 色红, 视盘颞侧可见脉络膜萎缩弧, 动静脉走行及比例正常, 黄斑中心凹光反射减弱, 无明显色素沉着(图1A, B)。光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检查示:双眼黄斑区周边部视网膜厚度变薄, 中心凹陷存在, 中心凹下椭圆体带及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层完整(图1C, D)。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 ERG)检查示:双眼暗视白光刺激下, 视杆细胞反应b波消失, 暗视混合反应a波中度下降, b波和振荡电位(oscillatory potentials, OPs)消失;双眼明视白光刺激下, 视锥细胞反应和30 Hz闪烁光视锥细胞反应振幅均轻度降低(图2)。患者Ⅱ-2 BCVA为右眼0.08, 左眼0.1;Ⅱ-12 BCVA为右眼0.3, 左眼0.4;Ⅲ-19 BCVA为右眼0.2, 左眼0.2。家系中患者临床表现均符合完全型先天性静止性夜盲(complete congenital stationary nightblindness, cCSNB)诊断, 该家系呈典型X连锁隐性遗传(图3)。选取Ⅱ-12和Ⅱ-14、Ⅲ-25及Ⅱ-4进行全外显子测序, 经过严格的数据控制及比对后, 得到单核苷酸变异及插入和缺失变异。检测出的所有变异在dbSNP14、HapMap project、1000 Genome Project、YH database、Exon Variant Server及ExAC单核苷酸多态性数据库中进行比对[1], 结果显示患者Ⅱ-12和Ⅱ-14NYX基因c.887-888delGC p.G296Gfs*196杂合变异, Ⅲ-25为携带者, Ⅱ-4未携带该变异。在家系内其他成员中进行了基因型与表型的共分离验证, 在另外2例患者Ⅱ-2和Ⅲ-19中亦发现此突变, 女性携带者均为杂合子, 而正常男性均未携带此突变。证实NYX c.887-888delGC p.G296Gfs*196为该家系的致病变异(图4)。
-
单位扬州大学; 苏北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