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对1型糖尿病小鼠的免疫治疗作用及机制

作者:康亚莉; 扈启宽; 宁唤唤; 周洁; 任瑞; 康健; 路延之; 韦垠; 高晓菁; 张琳娜*; 柏银兰*
来源:解放军医学杂志, 2023, 1-13.

摘要

目的 评价卡介苗(BCG)对1型糖尿病(T1DM)小鼠的免疫治疗效果,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20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造模组(n=15,腹腔注射50 mg/kg链尿佐菌素建立T1DM模型)与对照组(n=5,腹腔注射等量柠檬酸缓冲液);取造模成功即随机血糖≥16.7 mmol/L的10只小鼠分为T1DM组(n=5)与卡介苗(BCG)组(n=5)。随后BCG组小鼠经皮下注射BCG 1×10~(6 )cfu/只,间隔4周,免疫治疗2次,其余两组注射相同剂量磷酸盐缓冲液(PBS)。在实验周期(13周)内,每周监测小鼠体重和进食量变化,尾静脉采血检测各组小鼠血糖水平,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检测各组小鼠葡萄糖负荷后的血糖调节能力。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胰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IHC)检测胰腺胰岛素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C-肽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小鼠脾细胞因子mRNA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脾细胞中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比例。结果 BCG免疫治疗2次后(第13周),T1DM组小鼠血糖水平明显高于与对照组(P<0.001),而BCG组血糖水平虽高于对照组(P<0.01),但明显低于T1DM组 (P<0.01);OGTT实验结果显示,3组小鼠在葡萄糖灌胃后血糖水平迅速升高,120 min时开始下降,到180 min时,对照组小鼠血糖水平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T1DM组及BCG组小鼠在120 min后血糖水平虽有下降趋势,但在180 min时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而BCG组与T1D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初次免疫时(第5周),与对照组比较,T1DM组和BCG组小鼠体重增长百分比明显降低(P<0.0001),进食量明显增加(P<0.0001)。BCG免疫治疗2次后(第13周),与对照组比较,T1DM组小鼠体重增长百分比仍明显降低(P<0.0001),进食量明显增加(P<0.0001);与T1DM组比较,BCG组小鼠体重增长百分比增高(P<0.001),进食量减少(P<0.001),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T1DM组小鼠胰岛发生明显的萎缩,而BCG组小鼠胰岛形态与对照组接近,且胰岛内细胞数目明显多于T1DM组。IHC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T1DM组小鼠胰腺中胰岛素阳性面积明显减少(P<0.01),而BCG组胰岛素阳性面积虽然少于对照组(P<0.05),但明显多于T1DM组(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T1DM组、BCG组血清C-肽含量明显减少(P<0.001,P<0.05),但BCG组血清C-肽含量明显多于T1DM组(P<0.05)。q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T1DM组细胞因子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BCG组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RNA水平与对照组和T1DM比较均明显升高(P<0.0001),而γ-干扰素(IFN-γ)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T1DM组小鼠体内Treg细胞百分比降低(P<0.05),而与T1DM组比较,BCG组小鼠Treg细胞百分比明显增高(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介苗免疫治疗可诱导Treg细胞增多,调节自身免疫应答,并通过减轻胰腺病理损伤、恢复胰岛细胞功能来促进胰岛素分泌,从而降低T1DM小鼠血糖水平。